獵奇收藏家收納的世界奇觀:史隆先生和大英博物館的誕生
圖爲大英博物館的入口鎮店之寶——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失落的朋友」(Hoa Hakananai’a)——這是許多觀光客對這座博物館的「打卡印象」,但也是復活節島原住民不斷索回民族寶藏未果、大英博物館仍被譴責爲「帝國主義」問題的爭議代表之一。 圖/路透社
文/戴麗娟(《記憶所繫之處》譯者、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本文摘自《蒐藏全世界:史隆先生和大英博物館的誕生》(左岸文化出版,2021)
2020年春,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許多博物館都被迫暫時關閉,大英博物館也不例外。8月27日重新開張時,眼尖的參觀者和記者都發現,博物館創始人史隆(Hans Sloane)的半身塑像從原本單獨擺放的位置,被搬移到一個玻璃展櫃內,而展櫃的標題是:「帝國與收集」。旁邊則標示:「第十四櫃:漢斯‧史隆爵士、帝國與奴隸制」。
這看來只是短短几公尺的移動,其實改寫了大英博物館260多年來起源敘事的基調:過去從來沒有一個策展人會從奴隸制的角度來檢視博物館的奠基者。事實上,十餘年前,當時已多少被淡忘的史隆雕像才被博物館的主事者放進新闢的啓蒙運動展示廳,以肯定他對歐洲啓蒙的貢獻。如今,史隆生平被忽略的另一面向受到關注,參觀者必須以大西洋三角貿易和黑奴勞力的角度觀察,才能瞭解他的收藏財富形成的背景。
爲何會有這樣的轉變?2020年5月美國黑人佛洛依德(George Floyd)枉死所引起的抗議和「倒像運動」等時事的衝擊可能是主因,但讀者眼前的這本書和同一作者早先出版的研究應該也算是幕後推手之一。
就像本書緒論所言,究竟誰是史隆?大英博物館的名號家喻戶曉,但大家對於這世界級博物館的奠基者卻所知甚少。若以英格蘭爲中心的觀點視之,史隆的生平可說是從國家邊陲晉身到帝國中心的成功故事。
大英博物館雖然是文明遺產的寶庫,但也是英國全球帝國的故事縮影。圖爲館藏的「埃及豔后」克麗奧佩托拉像。 圖/法新社
博物館創始人史隆(Hans Sloane)的半身塑像從原本單獨擺放的位置,被搬移到一個玻璃展櫃內,而展櫃的標題是:「帝國與收集」。旁邊則標示:「第十四櫃:漢斯‧史隆爵士、帝國與奴隸制」。 圖/大英博物館
安吉瞒父阳帆 分期付款送男友礼
出生於北愛爾蘭阿爾斯特省的一個蘇格蘭裔移民家庭,史隆的父親是被派往愛爾蘭殖民的貴族手下的收稅官,並非長子而無繼承權的史隆雖爲平民,但對貴族文化並不陌生。年少一場幾乎奪命的大病讓他立志學醫,並且養成謹慎照顧身體的習慣。
到倫敦求學的史隆被貴族長輩引介與同鄉化學家波以耳(Robert Boyle)結識,喜歡收集植物標本和藥用材料的他也因爲時常貢獻採集品而和當時知名的植物學家芮(John Ray)成爲忘年之交。兩位博學之士成了他青年時期最重要的導師。與貴族和資深學者往來的經驗讓史隆養成收集和研究收集品的習慣,而日益擴大的收集慾望也貫穿了他的一生。
23歲時,爲了精進自己的醫學知識,他效法前輩,跨海到法國北部的巴黎和南部的蒙布利耶求教,並且在蒙布利耶附近一個新教大學奧倫治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回到倫敦後,他開始實習,並且成爲跨入門檻頗高的皇家內科醫師學院的一員,也成功加入皇家學會。至此,他的生涯與其他也喜歡自然史的優秀年輕醫生相較並無太大差別。
《产业》看2024景气 徐旭东这么说
然而一個沒有多少人敢於承接的高薪任務,促使他遠離英國中心,前往當時正在擴張的大英帝國最重要的殖民區域:西印度羣島(現今加勒比海羣島),這成爲他一生最重要的轉捩點,也是他作爲一個絕世收藏家的真正出發點。
原來是當時將派駐牙買加的新任貴族總督正在尋找一個隨行醫生,然而當時的牙買加被認爲是熱帶地獄,白人殖民者的死亡率相當高,加上旅途中可能遭遇的船難、海盜、各種疾病,無一不使人卻步。受到貴族長輩引介的史隆在幾經躊躇後,決定賭賭運氣。畢竟移民與殖民對來自北愛爾蘭的他並不算陌生,而當時沒有多少知識青年有機會到西印度羣島旅行。
禍星
為羅致政站台!蔡總統批國民黨每天鋪天蓋地批評 反駁沒有一黨獨大
據他自己和友人通信中的說法,他也想效法古代醫者,到某些藥材的原生地去親身觀察。就這樣,他在1687年10月初隨着總督船隊出發,在歷經兩個多月的旅程後抵達目的地,在當地停留約15個月,最後活着回到英國!雖然回程時他是伴隨着總督的遺體和遺孀一起回鄉。
史隆與他珍貴收藏留下來的「全球特殊醫材醫藥箱」。 圖/大英博物館
70岁妇排黑便好几天 医照胃镜傻了:破30个洞
生死诀
年輕的史隆遠離英國中心,前往當時正在擴張的大英帝國最重要的殖民區域:西印度羣島(現今加勒比海羣島),這成爲他一生最重要的轉捩點,也是他作爲一個絕世收藏家的真正出發點。 圖/大英博物館
生成式AI主導科技發展!最大應用在醫療 林百里:有大翻轉
再度來到倫敦定居的史隆,因爲受到本身也是貴族後代的總督遺孀的器重和引介,不消幾年便在高級的布隆伯利(Bloomsbury)區開啓了自己的診所,他的病人圈也增加許多貴族,後來他甚至成爲安妮女王、喬治一世和二世的御醫。喬治一世即位後,在1716年任命他爲英國陸軍的總醫官,並賜給他一個從男爵(baronet)的爵位,這在當時英國醫界仍是稀有的榮譽。他與總督遺孀的緣份還不止於此。
1692年,這位富有貴族夫人改嫁給新近喪妻的蒙塔古公爵一世,而這位公爵當時新建的法式風格府邸在大約60年後被政府收購,以作爲新成立的大英博物館的所在地,存放的就是史隆一生的收藏。若翻閱博物館早期的圖片,經常見到標示Montagu House的字樣,所指的便是這個建築物。到了1840年代,因爲收藏品數量已經大大超載,原建築被迫拆除,才改建成今日我們所見的大英博物館。
從牙買加回鄉的史隆除了行醫之外,一邊持續發表他的牙買加研究,一邊將他的收藏範圍從西印度羣島擴展到全世界,從北美、亞洲到非洲都有他的通信人爲他寄上各種採集品,也有其他知名的收藏家與他建立交換或收購藏品的長期關係,這些層層疊疊的交遊網絡使他的收藏規模日益壯大。邁入中年的史隆不僅當上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和皇家內科醫師學院的院長,還買下曾是亨利八世擁有的切爾西莊園(Chelsea Manor),將之打造成自家住宅和收藏展示處,並在九十二歲高齡、福壽雙全的情況下辭世,葬於切爾西老教堂墓園。
瀏覽至此,讀者應該已經注意到我前面說的重要轉捩點:牙買加。但值得注意的是,雖說是這麼重要的一環,但在過去有關史隆的生平敘述中,卻很少被仔細訴說,直到各位眼前的這本書出版爲止。
若翻閱博物館早期的圖片,經常見到標示Montagu House的字樣,所指的便是這個建築物。到了1840年代,因爲收藏品數量已經大大超載,原建築被迫拆除,才改建成今日我們所見的大英博物館。 圖/大英博物館
如今提到大英博物館,世人的第一印象大多是「古埃及文物」的法老像或木乃伊,但大英博物館真正的宿命起點——史隆先生讓一切發跡的牙買加,反而很容易被來來往往的文人旅客給忽略。 圖/大英博物館
簡單地說,牙買加之旅對史隆生涯的重要性至少有三點。第一、獨特收藏的起點:在牙買加之前,史隆當然也收集自然史標本,但真正奠定他獨特收藏的起點,就是他在當地採集的八百多件植物標本和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包括一些和非洲奴隸有關的物件。這些成爲他收藏初期的核心部分,而這些都是隨着運載總督遺體的船隊一起被帶回英國,雖然其中一些活體動物在途中意外身亡,但牠們最終也都被製成標本。
第二、知名研究的重心:牙買加所見所聞和特有經濟植物成爲史隆最早的幾篇研究性文章的主題,也是他受到當時歐洲學界注目的起點。這些早期發表受到皇家學會成員的肯定,他因此被委託來經營學會當時搖搖欲墜的刊物《自然科學會報》,前後將近20年(1695-1713),而這個角色也使他有機會和許多不同人士聯繫,並增加他的藏品採集者名單。
在此同時,他耗費多年精心製作才得以出版的《牙買加自然史》爲他奠定頂尖自然史學者的名聲。此套書成爲當時想要了解牙買加及其鄰近島嶼自然環境和社會情況的國際學人必定參考的重要著作。法國百科全書的作者就認爲史隆是科學旅行家的典範,而這似乎也開啓後續對自然史有興趣的英國年輕學人必須親自踏上旅途去觀察採集的傳統,例如班克斯(Joseph Banks)、達爾文(Charles Darwin)都是後世經常被提及的例子。
西印度羣島的經歷,不僅讓他累積歐洲罕見的藏品,也讓他有機會結識經營大種植園和販賣黑奴而富可敵國的英國殖民者。1695年,史隆迎娶一位富有的寡婦Elizabeth Langley Rose,她的亡夫也是醫生,並且是當時牙買加種植園大地主之一,而她繼承了亡夫遺產的三分之一,外加她自己父親早先留下的遺產。依照當時的法律,史隆有權管理其妻的財產,而參與種植園經營和出售蔗糖所得的鉅額收入,讓他成爲當時英國出手最闊綽的收藏家之一。
中山女高退休师魂断刀下 内湖染毒逆外甥裁定羁押
是的,這就是牙買加對他生涯貢獻的第三點,他在牙買加認識他未來的妻子,也分享她的財富,得以滿足他的收集欲。世界各地都有人爲他寄來各種自然界造物和人工製成品,從最高貴的寶石到最古怪的胃石,都在他的收藏中佔有一席之地。
18世紀的牙買加。西印度羣島的經歷,不僅讓史隆累積歐洲罕見的藏品,也讓他有機會結識經營大種植園和販賣黑奴而富可敵國的英國殖民者。 圖/法新社
无业贼歪脑筋动到废弃工厂 偷113公斤电缆线变卖还藏毒
史隆對牙買加異國風土獵奇的「蒐藏癖」,不僅給後來的博物館留下許多珍貴展品,更也傳承了他包山包海、分門別類的收納整理風格。 圖/大英博物館
除了以各種方式動員有機會到異國工作或旅行的人爲他收集之外,他的長壽也讓他有機會收購一些同代知名收藏家過世後釋出的藏品。這使他的收藏如錦上添花,更穩固他大收藏家的地位。本書作者因此說他像是採集者的採集者,也可以說是收藏家的收藏家(collector of collectors)。當時各國鴻儒、王公貴族都想來他的豪宅參觀,他也樂意親自接待解說。而這些名人的參訪,更進一步烘托其收藏的無雙價值。
於此可知,不管是收藏來源、收藏研究,或是購買收藏所動用的財富,背後多少都有黑奴的身影。史隆本身也許不自覺,卻也從來沒有掩飾過這個事實,只是後代研究者囿於歐洲中心的觀點,或是科學偉人傳記的敘述手法,對這段史事總是視而不見,或是草草帶過。本書作者集結科學實作研究、收藏史、黑色大西洋史研究的手法,加上對史隆作品和書信內容的仔細梳理,成就了這份精采作品,爲我們揭示當時知識、商貿、殖民帝國攜手並進的一段歷史。
南市推企业义消 3年185人入列
晚年的史隆因爲沒有子嗣,只有兩位出嫁的女兒,開始憂心己身收藏的未來。他希望繼承者能將所有藏品視爲一個整體來保管,而不要隨類別分送給不同機構,更不要像他認識的許多收藏家,過世後藏品就被家人送到拍賣場,因此落入不同買家手中。種種考量讓他決定立下遺囑,將一生收藏共七萬多件藏品,以半賣半相送的方式,交給國家管理,並要求未來要公開給全民欣賞。這的確是劃時代的創舉!
在他生前,史隆和他的助手已發展出一套爲收藏品分門別類、貼上標籤、附上研究註解的嚴謹管理系統,不僅脫離文藝復興以來貴族間流行的那種恣意填滿的奇珍櫃作法,連皇家學會附屬博物館的管理者都望塵莫及,還要來向他請教。如今這暮年的遺囑,一舉將私人收藏變成國家級博物館,也帶動日後私人收藏轉型成公共博物館、對平民大衆開放的趨勢。
黄珊珊确定8/28请辞 柯证实:9月只剩1名副市长
不過,在大英博物館成立初期,遺囑執行人仍然不支持完全開放的想法,因此用需要預約門票、專人導覽、縮時參觀的種種方式來限制開放程度。博物館真正對大衆開放要等到十九世紀初才落實,而大約也是在這個時候,種種更精彩絕倫的藏品陸續加入國家收藏,使得博物館內收藏和展示空間不足,史隆難以歸類的某些怪異藏品開始被嫌棄,發臭的動物標本被整批燒燬,他本人也漸被淡忘。
女兒吳欣盈陷國籍問題 吳東進擋鏡頭不表示意見
1953年,大英博物館慶祝200週年,此時纔有關於史隆的第一本傳記出版,將他帶回衆人的眼前。2003年,博物館250週年,他被譽爲是啓蒙運動的先鋒,研究者強調的是他對皇家學會的貢獻。然而,構成他生涯最大轉捩點,也是他得以蒐購全世界的財富來源:牙買加蔗糖生產與銷售,以及背後的黑奴勞力,卻直到晚近幾年才漸受關注。
在揮別牙買加三百多年後,史隆終於和他書中所描述的黑奴再相逢,不過這次是在博物館的展櫃和書本中。他們將一起,帶我們認識收藏活動與擴張帝國裡,不同貢獻者交織而成的故事。
在揮別牙買加三百多年後,史隆終於和他書中所描述的黑奴再相逢,不過這次是在博物館的展櫃和書本中。他們將一起,帶我們認識收藏活動與擴張帝國裡,不同貢獻者交織而成的故事。 圖/歐新社
《蒐藏全世界: 史隆先生和大英博物館的誕生》
作者: 詹姆士・德爾柏戈
出版社:左岸文化出版
中职》生涯首度投到抛手套 罗力赛后写小纸条向主审道歉
出版日期:2021/12/1
東西總是忘了放在哪!偷學整理師都在用的4妙招
內容簡介: 當今的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人類過去的寶藏,但是在它誕生的時刻,卻是探索新世界的前沿基地。它的奠基者漢斯・史隆,爲博物館的庫房藏量和定位,立下了第一個里程碑。他過世後,後人根據他的遺囑,成立世界上第一個「公共博物館」。爲什麼史隆願意不計一切代價,致力收得全世界各處的物件?自然史的採集,不只是爲了個人求知的熱忱,更是承自「藏珍合」的傳統,透過物件的排列和分類,博物學家不僅揭示了可資利用的經濟資源,還意圖展現神的秩序,文明與野蠻的分野,迷信到理性的進程。
All In基泰建設財富自由?他等跌破5元要出手 網酸:可能倒給你看